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盐吃多了,水钠潴留,血压就上去了,心血管风险也随之增高。
吃盐多了血压高,但是吃盐少了饭不香,只好用低钠盐了。
近期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的“吃盐”研究出炉,分析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的数据,发现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减少了11%。即使是慢性肾病患者,使用低钠盐代替食盐也是利大于弊的。这一研究发表在BMJ上。
【提示:文末可下载研究原文】
在中国,35~75岁的人中,有45%患有高血压,这可是心血管疾病的头号危险因素。2015年,大约就有230万人因高血压而死,相比1990年增加了89%。
据估计,中国大约1/7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为高钠摄入,也就是盐吃多了。
据统计,中国人70%的钠摄入来自家庭烹饪。减少家庭烹饪的用盐量,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使用这样的盐大约能降低5mmHg的收缩压和2mmHg的舒张压。在中国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使用低钠盐与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关。
不过低钠盐少了钠却多了钾。钾这个东西,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差,吃进去的钾排不出去就容易造成高血钾,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的电生理活动,造成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更何况高血压本身就是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而且这还不是说慢性肾病患者不用低钠盐就能解决的。中国有不少慢性肾病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评估换盐在中国的收益必须要纳入慢性肾病患者!
研究人员对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的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
SSaSS是一项大规模集群随机试验,在中国北方辽宁、山西、河北、宁夏和陕西的600个村庄进行,每个村庄大约有35人被纳入研究。
研究人员给参与者分发含有30±10%氯化钾的低钠盐,平均氯化钾含量为25%。低钠盐的发放剂量十分充足,除了日常的炒菜做饭,腌制腊肉等等保存食物要用的盐也被涵盖在内。
经过大约5年的跟踪,研究人员发现,使用低钠盐大约减少了0.32g的24小时尿钠,增加了0.77g的24小时尿钾,降低了2.65mmHg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不显著。
根据这一结果,以及中国慢性肾病患病率、血清钾对心血管死亡影响等等数据,研究人员对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低钠盐代替食盐的收益进行了评估。
▲评估流程
评估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换用低钠盐的降压作用,每年大约可以减少46.1万例心血管死亡,其中包括20.8万例卒中死亡和17.5万例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相当于全国心血管死亡的10.9%。
此外,换盐还预计可以每年减少74.3万例非致命心血管事件,减少6.9%的慢性肾病发病率。
对于全国1720万慢性肾病患者,换用低钠盐的降压作用预计可以减少3.2万例心血管死亡,而换用低钠盐的高血钾风险大约会增加1.1万例额外的心血管死亡,净减少了2.1万例心血管死亡。
慢性肾病患者中换用低钠盐也是利大于弊的!
▲全人群和慢性肾病患者中,换盐都是利大于弊的
来源:奇点网
▼点击下载研究原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