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解析哮喘2型气道炎症,看重度哮喘管理

2023-12-23作者:阳平资讯

作为近年来进展迅速的领域之一,哮喘的治疗也逐渐迈入了精准治疗时代,从而促进哮喘治疗目标的升级。本文就重度哮喘领域的相关进展进行解读,以期为重度哮喘管理带来新见解。


1

我国重度哮喘的疾病负担较重,需要从多方面加强管理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大约有4570万哮喘患[1],研究显示在我国约有7.1%的哮喘患者为重度哮喘[2]。目前我国重度哮喘的疾病负担比较重,主要表现为临床症状控制欠佳、肺功能较差以及反复急性发作,往往需要长期使用大量药物来控制。这些重度哮喘患者反复急性发作常常导致其急诊就诊,同时增加住院率和死亡风险,这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疾病负担[3]


从发病机制和目前的治疗手段来看,哮喘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哮喘控制率有所进步,但仍旧不足30%,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1]。由于重度哮喘的疾病负担比较重,因此在哮喘的治疗和管理中需要加强对重度哮喘患者的管理。


那么有何对策?首先,可提高一线临床呼吸专科大夫对重度哮喘的认识,同时也要提高哮喘患者自身对于重度哮喘的认识,这将对改善重度哮喘管理带来非常有力的帮助。其次,可对重度哮喘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重度哮喘和非重度哮喘的严重程度不同,参与其中的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也会有所差异。而且重度哮喘的气道重塑会更加严重,遗传易感性以及对于治疗的反应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加强对于重度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可以寻找更加有效的哮喘治疗和管理方法。

此外,从多维度来改善重度哮喘患者的管理,包括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打消其对长期用药的担忧,指导哮喘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以及去除重度哮喘的危险因素,如环境因素、共存的疾病等。


2

重度哮喘中的2型炎症及其生物标志物


哮喘的发病机制的核心是气道炎症,根据2型炎症水平的高低可以分为2型哮喘和非2型哮喘,包括重度哮喘在内的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类型主要是2型气道炎症,2型气道炎症主要是由2型细胞因子[2型辅助性T(Th2)细胞及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等]和2型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IL-4)、IL-5和IL-13等]所参与介导的,目前约90%的重度未控制哮喘由2型炎症驱动[4]


对于重度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明确其气道炎症类型,因为2型哮喘跟非2型哮喘在治疗上并不同,需要根据气道炎症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临床上有多种评估气道炎症类型的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评估、治疗反应评估以及2型炎症生物标志物评估。2型炎症生物标记物包括血液和痰液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以及免疫球蛋白E(IgE)等,这些生物标志物升高都反应了哮喘患者体内存在2型气道炎症[5]


在过去,评估哮喘患者治疗是否有效主要是根据哮喘的临床症状是否得到控制来判断。但是想要真正控制哮喘,不仅要控制其临床症状,还要控制其气道炎症,因为部分哮喘患者即使症状得到了控制,但其气道炎症还未得到控制,在降阶梯甚至停止治疗的过程中,哮喘症状可能会再次发作。因此,可通过2型炎症生物标记物来辅助临床判断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控制,从而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选择个性化治疗。


3

重度哮喘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重度哮喘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首先要提高对重度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包括表观遗传学、药物遗传学等,这依赖于哮喘发病机制、炎症通路以及病理生理等方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充分了解重度哮喘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过程,寻找更多的治疗靶点以研发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才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重度哮喘患者的管理。


其次,对于重度哮喘的疾病认识也要推进。部分临床医生对哮喘、尤其是重度哮喘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哮喘患者经常反复发作、症状重是否就是重度哮喘呢?其实不然,因为这其中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因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如何、患者使用吸入装置的技术如何、危险因素(如环境因素、过敏原等)是否去除以及共患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胃食管反流病等)是否接受治疗等都会影响哮喘患者的症状和急性发作,需要对其进行鉴别。即使在明确重度哮喘诊断以后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分型,例如上面提到的2型哮喘和非2型哮喘,以便选择相应的治疗。


最后,进一步了解重度哮喘的发病机制,寻找更多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同时根据气道炎症水平对重度哮喘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重度哮喘患者管理问题。


小结

我国重度哮喘的疾病负担较重,需要从多方面提高重度哮喘患者的管理。重度哮喘以2型哮喘为主,2型炎症生物标记物(FeNO、EOS和IgE)有助于临床分型,进一步深入研究重度哮喘的发病机制,寻找针对性治疗靶点,有助于指导哮喘患者的个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 43(12): 1023-1048.

2.王文雅,林江涛,周新等.我国>14岁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患病危险因素[J].中华医学杂志袁2020,100,14:1106-1111.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国哮喘联盟.重症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11):813-829.

4.Canonica GW, Blasi F, Crimi N, et al. Defining type 2 asthma and patients eligible for dupilumab in Italy: a biomarker-based analysis. Clin Mol Allergy. 2021;19(1):

5. Published 2021 May 21.5.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 2型炎症性疾病机制及靶向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42): 3349-3373.


[4M:MAT-CN-2333570; V1.0;批准日期:2023年12月] 本编号仅作为赛诺菲对本文章所涉及的公司相关药物所属治疗领域科学和临床数据来源真实性的确认,不作为赛诺菲对本文章全部内容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的确认和保证;本文章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所含信息不应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建议,也不建议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超出说明书范围使用所涉及的药物。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