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华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哮喘与变态反应学组成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
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Respirology,Cell Death Dis等期刊发表SCI文章数篇
参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指南制定
参与多项慢性气道疾病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一般信息:夏某某,男,73岁。
PS评分:0分
主诉:胸痛伴咯血3月
既往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规律用药,血压血糖控制可
个人史:吸烟60包年
婚育史、家族史:无殊
现病史:
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左侧明显,伴有咯血,量少,痰中带血丝,伴有咳嗽,咳黄痰,量多,伴胸闷气急,活动后加重,无发热。3月来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外院就诊胸片提示左下肺占位,1天前来我院急诊,查胸部增强CT:左肺下叶外基底段结节,累及胸膜,左肺门淋巴结增大。现为进一步诊治,拟“肺部阴影:肿瘤?炎症?”收住我科。
体格检查:
脉搏:75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57/86mmHg;
体温:37.3 ℃
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口唇无紫绀,未及杵状指,颈部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左肺下叶外基底段结节(54*46mm),肺癌可能;累及胸膜。左肺门淋巴结增大。两肺细支气管炎表现;两肺散在纤维增殖灶。
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低分化癌,倾向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结果:ALK-Lung -,ALK-Lung-NC -,TTF-1 -,NapsinA -,CK7 -,CK5/6 +,P63 +,Ki-67 60%,P53 ++,EGFR +++。符合鳞状细胞癌。
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肿瘤标志物:CEA:10.5ng/ml,CA211:16ng/ml,SCC:2.1ng/ml
B超:脂肪肝,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内多发结石,双侧肾上腺区、腹膜后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颅脑增强MRI:两侧额叶白质、侧脑室旁、半卵圆区多发腔隙灶。老年性脑改变。
全身骨显像:左侧第8-10后肋骨代谢异常增强,不排除肿瘤侵及可能,建议随访;L1-5椎体考虑为退行性改变。
肺功能:
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1.66L(65.5%),FVC:2.47(74.4%);
肺弥散功能正常。
心脏超声:升主动脉增宽,三尖瓣、主动脉瓣少量反流。
CT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左肺鳞癌(T3N1M0 III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脂肪肝
放射科
全身骨显像提示不排除肋骨转移可能,请放射科阅片,胸部CT未见明显肋骨转移征象。
胸外科
患者胸部CT提示左肺癌,由于肿瘤较大,侵及胸膜或胸腔内转移可能。建议术前新辅助2周期后再评估手术指征。
肿瘤科
患者初始分期局部晚期,有新辅助化疗指征,建议先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再行手术治疗。
放疗科
患者肿块侵犯胸壁及肋骨,诱导化疗后如有手术指征可一起切除,故目前不考虑放疗。如术后有切缘阳性可考虑局部放疗。
完善基线检查:甲状腺/肾上腺/垂体功能,T-SPOT,肝炎标记物全套,HIV,ANA/ANCA等无殊;
2020年7月9日,2020年7月30日行替雷利珠单抗200mgD1+白蛋白紫杉醇 200mgD1,8+卡铂0.55gD1治疗。
胸部CT(2020年6月29日)
胸部CT(2020年8月20日)
胸部增强CT提示:左肺下叶外基底段结节(28*18mm),肺癌可能;累及胸膜,较(2020-06-29)肿块明显减小。左肺门淋巴结增大,较前大致相仿。
复查全身骨显像示:
左侧第8-10后肋、L1-5椎体骨代谢增强,较前(2020-07-06)大致相仿,良性可能,建议随访复查。
2周期后复查评估,肺部病灶明显缩小,评估PR
再次邀请胸外科会诊:
阅胸部CT提示左肺癌较前明显缩小,可考虑手术治疗。
2020年8月27日行胸腔镜下左下肺切除+术中病理+纵隔淋巴清扫+胸腔穿刺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术中所见:左侧胸腔少许粘连,肺裂发育不全,结节位于左下肺,质韧,剖面呈灰白色,胸膜无凹陷,无胸膜腔结节,纵隔各组淋巴结肿大。
手术标本类型:新辅助治疗后左肺下叶切除标本
组织学诊断:瘤床可见大量坏死、纤维组织增生、泡沫细胞聚集及多核巨细胞反应,见肺泡上皮异型增生,局灶为浸润性腺癌残留
组织学类型:腺泡型及贴壁型
部位分型:周围型
肿瘤大小:瘤床大小3*2cm
脉管侵犯:阴性
神经侵犯:阴性
气道播散:阴性
切缘:支气管切缘阴性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残留肿瘤细胞<10%
淋巴结:(第4组淋巴结)0/4阳性,(第5组淋巴结)0/1阳性,(第6组淋巴结)0/2阳性,(第7组淋巴结)0/5阳性,(8组淋巴结)见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节,(第9组淋巴结)0/1阳性,(第10组淋巴结)0/3阳性,(第11组淋巴结)0/4阳性,(第12组淋巴结)0/5阳性,(第13组淋巴结)0/1阳性,(第14组淋巴结)0/2阳性。
免疫新辅助疗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MPR率)
免疫新辅助治疗面临诸多问题,期待大型III期临床研究的早日报道以解答
治疗模式:免疫单药or联合化疗or双抗
治疗周期:2个周期?3个周期?4个周期?
手术时机:末次治疗后4周 or 6周 or 8周?
术后免疫维持:是否需要?维持时长?半年?1年?
疗效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MPR能否转化为OS获益仍需研究观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