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乳腺癌十五年回顾与十五年预测

2021-05-28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乳腺癌非原创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办公室于2019年公布的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统计分析报告,乳腺癌是发病率排名第一、死亡率排名第五的女性癌症。


2021年5月18日,中国抗癌协会旗下《癌症生物学与医学》在线发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对2000~2030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进行了回顾和预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该研究采用全国368个肿瘤登记处的合格数据,对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以及组织学亚型分布进行推算;采用全国22个肿瘤登记处的新发病例和死亡数据,对2000~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进行分析;采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2015~2030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进行预测。


结果发现,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

  • 新发病例:30.36万例(城市地区20.51万例、农村地区9.85万例)

  • 死亡病例:7.04万例(城市地区4.51万例、农村地区2.45万例)

  • 粗发病率:0.4529‰(城市地区0.5431‰、农村地区0.3364‰)

  • 粗死亡率:0.1050‰(城市地区0.1216‰、农村地区0.0837‰)

  • 年龄标化发病率:0.2956‰(城市地区0.3375‰、农村地区0.2363‰)

  • 年龄标化死亡率:0.0648‰(城市地区0.0711‰、农村地区0.0560‰)


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组织学亚型分布:

  • 导管浸润癌:76.77%

  • 小叶浸润癌:5.03%

  • 湿疹样癌:1.41%

  • 髓样癌:0.34%


  2000~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

  • 年龄标化发病率:每年增加3.3%

  • 年龄标化死亡率:每年增加1.0%


  2015~2015年中国女性乳腺癌:

  • 新发病例:预计将增加36.27%(风险因素增加13.33%、人口因素增加22.94%)

  • 死亡病例:预计将增加54.01%(风险因素增加13.09%、人口因素增加40.92%)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风险因素、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因素,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继续增加,故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乳腺癌预防策略。


来源:SIBCS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