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病例分享:局部晚期直肠癌伴肝转移,这个方式可有效保肛,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2025-09-23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黄先生因为诊断为直肠癌肝转移,来到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就诊。2022年7月首次就诊时,直肠和肝脏磁共振提示:直肠癌累计前列腺和精囊腺,伴肠周和骶前淋巴结转移。PETCT提示:肝内多发转移,腹膜后多发淋巴结。


看到上述化验单,黄先生很沮丧,他虽然看不懂报告,但也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很晚期。主诊医生常医生给予进一步安排:肠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基因分析,提示黄先生是微卫星高度稳定(MSS,pMMR患者,基因为RAS、BRAF基因野生型)。


鉴于患者比较瘦弱,直肠癌局部侵犯精囊腺无法根治性手术,医生制定了治疗方案:先放疗+免疫治疗让直肠肿瘤缩小,争取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标;肝转移灶在治疗后观察,如果进展再追加靶向治疗。



治疗过程


2022年7月至11月,黄先生接受了CAPOX 化疗6周期,同步放疗25次(54.5Gay),同步免疫治疗PD1治疗6次,治疗后,患者排便明显通畅,进行疗效评估。MRI提示直肠癌肿瘤明显缩小,达到根治性手术切除标准;肝转移灶同时消失不见。主诊医生在2022年12月给予患者做了机器人直肠癌保肛手术,肝转移病灶消失,则予以随访观察。术后病理:直肠癌肿瘤残存1%, 清扫12枚淋巴结均无转移。Dworak评分TRG3; AJCC评分TRG1; 肝脏病灶消失未手术。手术完成后3周,黄先生康复顺利,接受了后续的2次CAPOX化疗。随访发现肝脏和肠道均无肿瘤。2024年12月,患者已经是术后2年复查,本次的检查提示患者直肠和肝脏均正常,无肿瘤复发。



小结


1


患者男、71岁,诊断为直肠癌肝转移 (cT4N+M1),为初始原发灶和转移灶均不可切的晚期患者。基因状态为MSS,KNBP基因野生型。对于初始不可切除的直肠癌肝转移,很多肿瘤科医生会首先采用化疗+靶向治疗的策略。期望肿瘤缩小后,再分期手术切除直肠癌和肝转移病灶。


2


针对这位患者,主诊医生医生依据最新研究成果,给予不同的治疗策略,通过放射治疗,将冷肿瘤变成热肿瘤,从而使患者对疫治疗变成敏感。该患者在放疗+免疫治疗+化疗治疗后,不仅切除直肠癌,更惊喜的是肝转移病灶治疗后直接消失,目前随访2年无复发。


总体来讲,放疗、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为直肠癌肝转移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尤其在MSS型患者中突破显著。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治疗模式未来需通过精准生物标志物筛选人群,并优化治疗顺序及毒性管理,进一步提升疗效。


来源: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大肠癌诊疗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