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如何让癌细胞“沉睡不醒”?关键竟然是......

2021-06-17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避免癌症转移,是治愈癌症的一个重要挑战。即使经过看似成功的治疗,经过数年后,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也有可能发生转移,导致复发。

这些起源于原来肿瘤的癌细胞转移到身体其他器官后,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非活动状态,这样的休眠期提供了重要的治疗窗口,可以控制肿瘤细胞的数量和异质性,不让它们“苏醒”从而导致转移瘤生长,对于预防癌症复发至关重要。

微信图片_20210611142426.jpg

近日,来自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的研究人员对肿瘤休眠背后的机制获得了重要的洞见。他们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论文,揭秘了“沉睡”的癌细胞是如何保持休眠的,又是什么让它们“苏醒”并最终形成致命转移瘤。这项研究结果对于开发新的抗癌疗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人员先后使用了小鼠模型和人体组织样本,以确定肿瘤细胞是如何从原来的乳腺肿瘤迁移到肝脏,又是如何保持休眠状态和醒来的。他们发现,种细胞类型在癌细胞的转变过程中起着关键的“开关”作用


“催眠”细胞与“唤醒”细胞



其中,负责“催眠”肿瘤细胞的是“自然杀伤细胞(NK, natural killer cell)。这类免疫细胞既能够杀死异常或受感染细胞,也可以减缓其增殖。研究人员发现,NK细胞通过分泌一种信使蛋白,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控制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


另一类细胞竟会负责“唤醒”肿瘤细胞,它们是肝星状细胞(the hepatic stellate cell)。当肝星状细胞被激活时,它们会分泌一种CXCL12分子,与NK细胞上的受体CXCR4结合,从而抑制NK细胞增殖,进而阻止肿瘤细胞继续休眠,肿瘤细胞因此被“唤醒”并开始增殖。


肝星状细胞被激活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体内的慢性炎症或持续感染。”研究人员解释说,他们将在进一步研究中调查确切原因。


微信图片_20210611142429.jpg

影响肿瘤细胞休眠的作用机制


预防肿瘤转移的潜在方法


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提出了几种有望预防癌细胞转移的方法。


第一种是设法延长肿瘤细胞的“休眠”状态,比如基于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的免疫疗法。研究表明肝脏中NK细胞的数量决定了肿瘤是否发生休眠或转移,而白细胞介素-15能够增加组织中NK细胞的数量。类似作用的还有干扰素γ疗法,体外实验表明添加IFN-γ可以推动癌细胞进入休眠状态。


第二种则是解除肝星状细胞对NK细胞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疗法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疗效与安全性。


本论文通讯作者Mohamed Bentires-Alj教授说:“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新型免疫疗法增加了希望,这类免疫疗法的重点是NK细胞,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种预防策略,避免休眠的肿瘤细胞增殖成为转移瘤。下一步,我们将验证刺激NK细胞是否可以帮助患者预防转移。”


“这些细胞(NK细胞)是防止肝脏转移的天然屏障。” 该论文第一作者Anna Correia博士解释说,“如果它们也能用于防止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那么就有可能永久性地防止癌症的复发。”


让我们拭目以待更多研究结果,早日开发出有效的新型治疗策略,预防癌症复发,改善预后,造福广大患者!


学术经纬  平台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