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导读】2020年9月12日,“2020年陕西省继续教育项目暨肿瘤MDT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相关多学科专家从云端为线上同道传递多瘤种领域诊疗规范与研究进展,共话临床实践经验和难点,共谋肿瘤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疗发展与进步方向。本报采访了陈衍教授。本文整理会议内容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Q&A:如何选择HCC免疫治疗优势人群
陈衍教授系统介绍了肝细胞癌(HCC)的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现状与进展。近年来,对于HCC患者总生存期(OS)的明显延长,多线系统治疗贡献巨大。索拉非尼与传统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联合使一线化疗效果更上层楼。一线治疗的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二线治疗的瑞戈非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仍是HCC全程管理的中坚力量。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可使晚期HCC患者中位OS达26个月。阿帕替尼也被证实可显著延长二线及以上治疗HCC患者的中位OS。纳武利尤单抗等多个国内外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也已被推荐用于HCC二线及以上治疗。免疫与靶向治疗等的协同增效机制使免疫联合治疗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陈衍悦教授结合HCC免疫治疗的诸多成功探索,提出临床实践中如何筛选优势人群问题。首先应确保患者基础肝功能状态等能够耐受,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二,肿瘤免疫激活程度较高、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高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高、微卫星不稳定(MSI)型都是免疫治疗潜在获益特征;其三,联用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可能有助于提升免疫治疗效果。
Q&A:如何看待EGFR突变NSCLC术后TKI辅助治疗研究数据
陈衍教授全面回顾了NSCLC第一至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的更迭及各自经典研究。在各代EGFR-TKI齐备的今天,是先用第一/二代再向第三代循序渐进还是直接启用第三代——如何科学地排兵布阵从而使药物价值和疗效最大化显得至关重要。尽管两大类策略都有相应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其疗效优势,但落到具体临床实践中,仍需充分结合患者疾病特点、意愿及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和个体化决策。EGFR-TKI单药的疗效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有了与抗血管生成治疗/化疗联合及双靶联合探索。EGFR-TKI应用时机从晚期前移到了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结果尚无定论。总之,EGFR-TKI的诞生和演变无疑使NSCLC迈向慢病管理成为可能。
聚焦目前热点,NSCLC患者术后进行EGFR-TKI辅助治疗问题。陈衍教授说CTONG1104和ADAURA研究结果都显示,EGFR-TKI术后辅助治疗延长了无病生存期(DFS),但CTONG1104研究的获益人群更倾向于N1~N2期患者。这可能与两项研究的设计差异有关,但也提示我们在实践中还是应更谨慎地选择患者。CTONG1104研究中,DFS未能转化为OS获益,因此,EGFR-TKI的应用时长、是否在化疗后再序贯EGFR-TKI都是未来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本文由陈衍教授审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