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向东 黄侃
这年头,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人很多,甚至有说法是,办公室里一回头,十个人中五六个都在带结节加班。
然而,大部分人都是良性结节,定期复查,平时几乎不用管它。
不过,《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指出: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因此:
所以,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搞清楚良恶性尤为关键。切忌良恶不分的时候就一顿瞎操作,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那到底如何评估呢?在上述指南里,给了一个流程图:
看上去很精炼?其实,每个字都暗藏玄机,背后都有一堆复杂的理论。
我们把这个流程图,拆分为以下几步,逐一来给大家翻译翻译。
Step1:病史、体格检查
查出甲状腺结节后,一般都会找专科医生看诊。
医生往往会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对良恶性会适当有所怀疑。
不过,仅凭病史和体格检查,所能获得的信息实在有限,重点还是要看检查结果。
Step2:抽血测定TSH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TSH呢?
TSH,全名促甲状腺激素,是大脑的垂体分泌的。不过,它“上班”的地方却在甲状腺,算是中央派向地方的钦差大臣,监督甲状腺的工作。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时候,大脑发现异常,就会增派TSH,激励甲状腺加班加点的工作。
而甲状腺激素过量的时候,大脑就会命令TSH战术性撤退。
所以,TSH的高低,可以非常灵敏地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哪些人需要查TSH呢?上面指南说得很清楚,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
那TSH的高低,与结节的良恶性有什么关系呢?
上面指南说得有点绕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TSH偏低,甲状腺激素就会偏高,这时候,甲状腺全体上下都在忘我地工作,结节偷偷变坏的可能性比较低。
此外,关于抽血检测,指南里还有两条建议:
所谓Tg就是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癌术后复查的黄金指标。但对于评估结节的良恶性实在意义不大。
Ct是降钙素,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当血清Ct>100 pg/ml时,提示甲状腺髓样癌。
但由于髓样癌发病率低,并且当Ct升高但不足100 pg/ml时,不能明确提示髓样癌。所以,指南才说不建议也不反对。另外,如果医生怀疑髓样癌,除了Ct,可能还会查癌胚抗原(CEA)。
Step3:甲状腺超声检查
高分辨率的超声宛如照妖镜,360度无死角观察,可以让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甲状腺结节们露出原形。
然而,如指南所说,超声的准确性与医生的水平密切相关。
小编依据《2020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C-TIRADS》,整理了以下表格,供大家参考。
此外,超声报告里,还有一个TIRADS分类。这是通过计数的方式,将可疑恶性的超声征象记分,得到结节的风险分层。
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恶性率,参考下面的表格:
由于超声这么强大,把其他影像学手段都比下去了,所以,指南里说:“不建议将CT、MRI、PET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
但个别时候,比如甲癌看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等,CT还是很给力的。所以,到底要不要做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就要听医生大大的了。
Step4:核医学检查
所有人都要做核医学检查吗?
NO!
如指南所说,直径>1 cm且TSH降低的情况,才需要做核素显像。
那到底啥是核素显像检查呢?
核素显像检查即静脉注射放射性元素,再通过设备显像,看结节是否有自主摄取功能。不过,受显像仪分辨率的限制,目前只能看大于1 cm的结节。
根据结节的放射活性高于、相近或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将结节分为热结节、温结节和冷(凉)结节。
总体来说,通过核素检查,可以进一步给结节的良恶性打上标记,方便医生综合评估。
Step5:穿刺检查
所谓的穿刺检查,简单来说,就是用细针扎到甲状腺结节上,取一点组织出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看细胞的特征,判断到底是不是恶性。
以前穿刺,医生用手摸着穿,可能会穿不准;现在很多是在超声引导下去穿刺,成功率和准确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那什么样的结节需要穿刺呢?一般是根据超声、抽血、核素显像等以上结果来决定。
穿刺报告怎么看呢?小编整理了如下表格,供大家参考:
此外,常规穿刺之外,针对不确定的情况,有些医院还可能进行穿刺洗脱液检查或基因检测辅助穿刺诊断。
以上就是指南建议的,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主要手段了。你查出结节之后是怎么做的?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帮助更多的同道。
来源:甲状腺守护旅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