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赖克方教授专访——我国学者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ICC2023

2023-12-02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北国已是万丈冰,羊城无处不飞花。12月3日,第四节国际咳嗽论坛(ICC 2023)在美丽的广州召开!本届国际咳嗽会议的主题是“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本次会议聚焦当前国际慢性咳嗽的热点与难点,邀请了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等国际著名专家亲临会议进行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有幸邀请到ICC 2023的执行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实验室主任赖克方教授对此次会议的亮点及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video



本届国际咳嗽会议的主题是“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请您谈一谈,我国学者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慢性咳嗽全球患病率约为9.6%,国内尚无全国性流行病学数据。我们做了一个国内哮喘流行病学的meta分析,纳入了全国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6.22%,这是相当高的比例了。但国内各地区调查的慢性咳嗽患病率差异较大,介于2.0%~28.3%,可能与地区气候、环境、调查方法及慢性咳嗽定义不同有关。因此,我们还是需要统一的方法进行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例如社区调查。

在进行国内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前,我们也通过医保数据库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慢性咳嗽患者以30~40岁年龄段最多,且男女比例接近,而欧美国家以老年女性为主,性别比例存在明显差异。


在发病机制方面,我们重点关注了咳嗽变异性哮喘和难治性慢性咳嗽。关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我们完成了全国多中心的咳嗽变性哮喘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对抗哮喘治疗反应呈现异质性。



另外,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治疗也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相关研究显示,难治性慢性咳嗽主要与咳嗽敏感性增加有关,这不仅与外周神经相关,也与神经中枢相关。两年前,我们撰写了《中国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作为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的参考。难治性慢性咳嗽可供选择的治疗很少,神经调节剂只对部分患者有效。P2X3受体拮抗剂有望成为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最具前景的药物,已在欧美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目前国内亦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希望能尽快应用于临床。为我们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治疗提供更优的选择。

这些研究都是在同行单位支持下进行的,希望今后能和大家继续深度合作,进行更多更好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元璐采写 感谢赖克方教授接受采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