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发布。该指南是《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的系列之一,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发布,据贾伟平院士介绍,指南即将于《中华内科杂志》正式见刊,同时人民卫生出版社也将出版成册,方便大家学习、使用。
《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解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李红教授深入解读了《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的要点。
李红教授分享报告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的总称。而糖尿病所致的肾脏损害称为DKD,病变可累及全肾,DKD属于CKD的范畴。
我国DKD患病人数增加,由1990年的1734万增至2019年的3165万。《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的制定旨在推动基层DKD防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帮助基层医生开展DKD的防控和DKD患者综合管理。指南适用于≥1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
指南主要涵盖了指南制定说明;管理基本要求部分包括组建管理团队、配置基本设备、检验质量管理、服务要求;DKD概述;DKD筛查、诊断与临床分期部分包括筛查、诊断、临床分期;DKD治疗部分包括治疗目标、生活方式干预、降糖治疗、降压治疗、调脂及抗血小板治疗、其他DKD获益药物,以及基层腹膜透析管理等内容;指南同时对患者随访、转诊等进行了推荐,并包含了十分实用的附件部分。
关于DKD的筛查,指南推荐筛查频率为2型糖尿病确认时,以及确诊后每年应至少筛查一次。尿常规、UACR和血清肌酐为推荐筛查项目。
DKD的诊断标准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UACR)≥30 mg/g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持续超过3个月,需要排除其他非糖尿病性原因所导致的CKD。
DKD的治疗目标为早期干预综合营理,具体来说,即减少蛋白尿、延缓eGFR下降、改善肾脏不良结局。
指南针对DKD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如营养干预、运动干预、戒烟戒酒等给予了具体推荐。
关于DKD降糖治疗的药物选择原则,首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使用药物。其次,需要充分评估患者心肾功能、并发症、合并症情况,结合eGFR选择及调整药物剂量。此外,应尽量避免使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口服降糖药物。优先选择有肾脏获益的降糖药物。
降压治疗的药物选择方面,五类降压药物均为有效降压药物,对于DKD合并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治疗首选ACEI/ARB类降压药,并逐步加量至可耐受的最大安全剂量。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依依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