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肾性骨营养不良也被称为肾性骨病,是由慢性肾脏病(CKD)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成分与结构的改变和血管及软组织钙化),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流行病学显示,肾性骨营养不良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未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约30%~50%存在不同程度的肾性骨营养不良,进展为尿毒症阶段的患者几乎100%存在骨病的改变。
糖尿病合并肾病是在长病程糖尿病患者中很普遍,如进展为慢性肾衰竭甚至是需要透析阶段,需要警惕一种重要的并发症,就是钙磷代谢紊乱及其骨病。其中的骨病也就是本期所讲的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脏病的并发症,任何加重慢性肾脏病的因素都可能诱发本病。常见的诱发因素如下:
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细菌或病毒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最为常见。
过度劳累:剧烈的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运动均能加重肾功能损害。
肾毒性药物:使用加重肾脏损害的药物,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以及含有马兜铃的中草药,都会使肾脏损伤加重,严重者会发生急性肾衰竭。
应激状态:精神或躯体疾病刺激,如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胃肠炎、过敏性休克等应激状态,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可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其他: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失衡等都会导致肾损伤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以上诱发因素的发生不仅是预防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出现,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肾病患者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时,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骨痛: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常见的症状,常发生在腰背部、骨盆部位;也可出现在下肢,特别是大腿、踝关节和足跟部不适。疼痛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常在变换体位时加重。
骨骼畸形:为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之一,伴随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而逐渐加重。
异位钙化:高钙血症、钙磷乘积过高时发生,可引起全身血管和软组织的钙化,肌肉、肺、消化系统、皮肤、皮下组织,乃至角膜、结膜均可出现,重者甚至出现皮肤、肌肉和(或)皮下组织的缺血坏死。
皮肤瘙痒:与继发或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在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可有明显改善。
肌病:表现为近端肌肉无力,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多见于下肢肌肉。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也常出现全身性弥漫性、逐渐加重的骨骼关节疼痛,承重部位骨骼的骨痛较为突出,如下肢、腰椎部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骨骼畸形,包括胸廓塌陷、脊柱侧弯、骨盆变形、四肢弯曲等。
不过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合成减少、排磷功能减退,导致血钙水平下降及血磷水平升高,继而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以升高血钙水平。往往是出现继发性/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基本表现为骨软化/佝偻病,假骨折常见。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出现骨软化及假骨折相对少见,所以应当仔细进行辨别。
肾性骨病治疗相对棘手,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因多数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损害,用药需谨慎,尽量避免应用加重肾脏损害的药物,可以口服磷结合剂、钙剂、维生素D治疗,若合并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需手术治疗。
另外,日常生活管理也很重要。要做到合理饮食,多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度摄取蛋白质和含有大量磷酸盐添加剂的食物,如动物瘦肉、蛋类、海洋中的植物。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适度锻炼;最后要定期体检、随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糖尿病天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