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是脑卒中,同时其复发率、致残率双高,导致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沉重。其中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NICE)复发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需要紧急干预。但可喜的是,该类患者在接受规范化的积极治疗后,预后会优于其他脑血管病患者。
鉴于此,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卒中学会项目支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牵头开展了CHANCE-2研究,各卒中防治领域专家集结一堂,期望抓住NICE患者治疗新机会,提供更精准的药物治疗方案,造福中国广大卒中患者。
一、CHANCE进化为CHANCE 2.0,卒中治疗打破基因枷锁
王拥军院长讲述CHANCE到CHANCE-2研究的里程碑事件
6月29日北京,在CSA&TISC 2019新闻发布会上,王拥军教授作了关于“NICE个体化治疗探索之路”的演讲,对CHANCE到CHANCE-2研究的里程碑事件进行详细介绍。
(一)CHANCE研究结果改写国际指南,创造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治疗“金标准”
2013年,王拥军教授在国际卒中大会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针对非致残性脑血管人群的CHANCE研究结果,即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可使轻型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HR-NICE)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显著降低32%,并且不增加出血事件风险。这一研究成果使中国第一次突破了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禁区,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科学性与前瞻性被国际其他大型研究所证实。这一证据改写了我国2014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被柳叶刀杂志评为当年国际脑血管病年度八大进展之一。随后国际指南也按照CHANCE研究结果做出了更新,使早期发病24小时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3周方案成为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治疗“金标准”。
(二)CHANCE研究仍面临挑战,基于遗传基因的精准治疗有待突破瓶颈
在CHANCE研究取得这一里程碑式成果后,中国研究者仍未放松警惕。2016年,研究者发现,中国人群中发生氯吡格雷慢代谢和中间代谢人群高达58%,由于携带CYP2C19基因,氯吡格雷疗效会下降20%。2019年,进一步发现ABCB1基因多态性亦会影响氯吡格雷疗效。
如何克服这一问题?2019年5月发布的CHANCE研究二期临床试验PRINCE研究结果给出了答案。该研究采用药物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在不同的基因背景下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出现基因抵抗后,用替格瑞洛替换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可以恢复到与没有基因抵抗的人群相同。在此研究的先导背景下,CHANCE-2研究应运而生。2019年6月29日,CHANCE-2研究正式震撼起航,将打破基因枷锁,为广大卒中患者带来更多的生机。
(三)研究整体实现科研自主
CHANCE-2研究从研究设计,快速基因检测设备到研究用药全部实现中国自主。研究用药是中国自己研发生产,并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仪(替格瑞洛片)。从而真正实现中国自己药品,支持中国临床科研,最终服务于中国患者的科研自主。
医学难题的攻克不在一朝一夕,医药人奋进的脚步却从未停止。期待CHANCE-2研究进一步降低卒中复发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再次改写临床治疗指南,促进我国脑血管病事业发展。
二、医药携手,共赢未来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松萍女士表示全力支持CHANCE-2研究
我国每12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在争分夺秒的卒中防治路上,不止有医生、患者的努力身影,还有很多医药行业人员在默默努力,砥砺前行。为支持科研自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支持CHANCE-2研究。
为更好的推广CHANCE方案,信立泰发起了CHANCE is POINT ed 抗栓治疗平衡之美全国巡讲,覆盖全国1000余位神经科专家,提升了轻型卒中/TIA双抗治疗观念。为力推CHANCE方案,其开展FUTURE调研,提高了轻型卒中/TIA双抗治疗质量。同时,组织“健康中国•中风援助行”慈善活动捐赠贫困卒中患者,让每一位轻型卒中/TIA患者都有机会获得双抗治疗。尤其是为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大幅降价氯吡格雷,极大提升了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可及性,带来了最直观的患者获益。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二十余年来一直不忌风雨,专注于心脑血领域,尊重并支持循证医学证据的推出。其大力支持的CHANCE-2研究设计巧妙而严谨,研究结果必将积累更多中国患者临床终点事件证据,造福中国广大卒中患者。
三、成果与荣誉共存,抗卒中事业锦上添花
在2019 CSA&TISC会议上,不仅CHANCE-2研究的正式启动大大振奋了人心,还有诸多成果发布,为我国抗卒中事业增添助力。
中国卒中终身成就奖、中国卒中奖、国际合作贡献奖获得者李作汉教授、徐运教授、Steven Davis教授对中国卒中事业寄予厚望,指出中国卒中紧抓创新要领,近年来临床研究成就显著,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医生临床基础知识的结合,亦必将带来技术革新,最终使患者获益;王拥军教授《脑卒中诊疗2019观点》新书发布,书中对年底国际十大卒中进展进行盘点,期望吸引医生目光、引导科研方向;施炯教授表示,加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门诊管理规范势在必行;CSA与国际学会的合作与交流密切,期待未来能进一步学术互融互通;同时,《CSC中国脑血管病临床指南》公布,为我国卒中规范诊疗带来新指导。
我国卒中终身疾病风险世界排名第一,中国医药人肩上重担仍在,但医疗各界携手砥砺前行,必将化腐朽为神奇,创造更多新生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