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意义有哪些?如何应对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2025-09-21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结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是肿瘤患者治愈的最关键手段。早期的肿瘤,手术成功,代表着患者大概率治愈。对于进展期有局部扩散的患者,手术成功意味着距离临床治愈已经不远。后续的辅助化疗,作为巩固治疗,是促进肿瘤治愈的另一重要手段。



01

术后为何进行辅助化疗?


我们把治疗肿瘤比喻成打仗,手术成功=围剿敌人的大部队,巩固化疗=追杀逃掉的敌人和可能潜伏下来的敌人(攻击癌细胞)。同步定期注射,胸腺肽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防御力(防御癌细胞)。


因此手术和辅助化疗,是为了更好的消灭体内肿瘤,达到临床治愈。


02

术后辅助化疗毒性大吗?


术后辅助化疗一般是2周一次,或者3周一次,毒性不大。大多数不会掉头发,有可能会有胃肠道的不适,通过辅助药物和合理饮食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化疗。


03

化疗期间需要哪些注意事项?

01


饮食

在患者平常饮食的基础上,要注意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有些患者会表现厌食,恶心,甚至呕吐。可以吃奥美拉唑+曲美布汀,改善症状。如果呕吐为主,可以口服昂丹司琼片,或者阿瑞匹坦等。


02


运动

适当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动力,可以减少腹胀,恶心症状。避免剧烈运动。

03


防冷

化疗期间,需要注意防冷,不吃冰冷食物(冰箱里的食物),不要触碰冰冷物品(冷水等),不要吹冷风(夏天空调等)。受冷会导致麻木和疼痛。冬天需要戴手套防护。


04


手足综合征

表现为手和足粗糙,甚至干裂,可以用尿素膏,护手霜,甘油等来涂抹患者。更严重的不适,需要及时与自己的医生联系,按照医嘱处理。


03

化疗副作用以及应对措施

1化疗期间患者出现手麻脚麻,该怎么处理?


这是化疗药物所致的一种神经毒性反应,在手脚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受到压力或冷热刺激时可发作。

应对措施是防寒保暖、身体防护以及药物治疗。

因此,一方面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另一方面应尽量避免接触可能造成危害的物件,避免摔伤、磕碰、受击,避免皮肤受损,尤其是手指、脚趾。

饮食方面,患者应当饮用温水,餐食温软,水果用热水浸泡加温后食用,或制成果泥;用温开水刷牙、漱口;洗头、洗脸、洗手及沐浴均用温度舒适的热水。

四肢轻度感觉异常的患者应经常保持四肢清洁,可戴手套、穿袜子保护;

感觉异常严重者,禁止接触尖锐、危险、过冷、过热或存在其他隐患的物品。从化疗当天起坚持戴手套,以免接触床挡、输液架等金属器物;可准备热水袋、保暖毯、暖宝宝等。

不用无感觉的部位直接接触危险的物体如运转的机器,不搬运重物;烧水煮饭、吸烟时注意防止烫伤无感觉区。感到活动困难的患者要避免上下楼梯,房间内禁放锐器,较硬且有棱角处用棉垫包裹,减少碰撞;减少独自活动时,迫不得已时需要用拐杖,必要时专人护理,防止意外发生。

可以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一些抗氧化剂细胞膜保护剂也具有一定疗效,如度洛西汀、阿米福汀、还原谷胱甘肽维生素E、三磷酸胞苷二钠、钙镁合剂等。

患者身边相伴的亲朋好友也要对这些事项多多留意,呵护患者。


(2)化疗后患者总觉得身体没有力气,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这被称作癌症相关性疲乏,是一种持续性的主观疲劳感觉,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而与近期的身体活动无关。易引发疲乏的因素包括疼痛、抑郁、睡眠障碍、贫血、营养、运动水平和其他并发症。

处理方法有一般性干预或者药物治疗

一般性干预是治疗疲乏的基本措施,即一方面加强储备能量、另一方面从事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能量储备是指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制订相应日常能量储备计划,维持休息与活动的能量平衡。

制订有规律的日常作息时间,保持身体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在精力最佳时进行,且每次需适当,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分散注意力的主要方法是娱乐活动。鼓励疲乏患者选择自己喜好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社交及玩小游戏等。

而药物治疗则包括治疗疲乏相关因素的药物(如止痛治疗、抗抑郁治疗、纠正贫血和恶病质治疗),花旗参等。以上所有药物和治疗均需要在有资质的医师指导下应用。

另外,心境的改善或也能有效缓解这一症状。接受罹患癌症但正在治疗的现实,寻找目的与意义也许可以保持患者的精力与气力。


(3)化疗后恶心,呕吐怎么办?


呕吐是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用药,调整食谱、改善环境或者中医治疗等手段缓解这一不良反应。

现在已有很多有效的止吐药物,能极大缓解患者的消化道反应,明显减轻用药呕吐。

止吐药物大多是经静脉使用,也有口服的,可以结合使用,如果止吐效果不理想还可以结合昂丹司琼片或格雷司琼片治疗。但是这些止吐药物也有不良反应,如便秘、腹胀等。   

用膳方面,可灵活掌握进食时间,增加用餐间隔,少食多餐,改善进餐环境,鼓励患者与家人进餐。化疗前不宜进食过饱。餐前适当运动,进食一些少量的开胃食品,如山楂、丹皮等。适当的运动会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肠道蠕动,提高食欲。

开始最好吃一点清淡、富含营养的流质饮食,避免产气、辛辣和高脂食物,避免过热、过甜、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在饮食健康、富含营养、清淡易消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刺激食欲,例如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味,更换饮食的花样,选择自己喜爱的膳食。

远离有油烟味或异味的地方。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


(4)化疗后为什么容易引起便秘?该怎么处理?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大便干结,常伴排便困难。

便秘产生的原因在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身体虚弱。

化疗药物大多对消化道有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止吐药物也往往带有副作用:临床上常使用昂丹司琼、格雷司琼、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可能产生有便秘、腹胀的不良反应。

此外,化疗患者由于体质虚弱、活动减少、进食减少,肠管缺乏机械性的刺激而更容易产生便秘。

便秘的应对方案主要是通过饮食,锻炼或者服药。

大量饮水或温热液体,如果汁可软化大便。多活动,可以散步、骑自行车、做瑜伽。如果不能下床活动,也可在床上或轮椅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

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增加高纤维饮食(禁食高纤维食物的肿瘤患者除外)。吃高纤维食物同时多饮水能软化大便。高纤维食物包括全麦粉食物、谷类、豆类、蔬菜、水果、果仁。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此外,还包括肠道益生菌的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及针灸按摩等治疗。

如果便秘1~2天,应告知医生,医生会给予导泻或软化大便的药物,比如石蜡油、开塞露乳果糖聚乙二醇等。


(5)化疗间歇期睡觉时多梦、难以入睡、易醒、失眠等怎么办?


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化疗不良反应相继出现且症状明显。化疗患者症状困扰负担严重。身体上的不舒适加重焦虑、抑郁程度,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可从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几方面改善睡眠质量:

1、避免饮酒和喝含咖啡因的饮品,以及吸烟,尤其在傍晚以后。

2、在睡前2小时内,不能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有饥饿感可进食1杯牛奶麦片。牛奶因含有色氨酸,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3、晚饭后,不可大量饮水,以减少夜尿。

在日常生活作息方面:

1、下午五点以后,不参与过度兴奋和活跃的活动。

2、就寝后,放松思想,可以想一些愉快的事情以促进睡眠。

3、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也不例外,可以使用闹钟达到这一目的。

4、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但是睡前不可进行大强度的运动。

5、床尽量只能用来睡觉,如果只是休息和放松,可以坐在椅子上。

6、卧室的环境要有利于睡眠,如适宜的温度、光线和声音。


(6)化疗后为什么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能恢复吗?


皮肤色素沉着是化疗药皮肤毒性反应的表现之一。有些色素沉着是全身的,另一些则是局部的。皮肤色素沉着通常与其他皮肤毒性反应同时出现,被一并称作皮肤手足综合征。

随着化疗疗程的结束,像这样的毒副作用都能慢慢得到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留意,加上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症状。

1、应当避免不适当的手足局部摩擦,穿戴宽松的鞋袜和手套;

2、避免皮肤受到阳光直射;

3、避免手足热浴。

4、注意手足的保湿,可涂抹尿素霜保湿;

塞来昔布可用于预防和(或)减轻皮肤手足综合征;一些局部外用药物,如尿素霜(一种角质层分离剂)外涂局部,可明显减轻脱屑、疼痛不适等症状。

另外,口服维生素B可预防及减轻手足综合征;


来源: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大肠癌诊疗中心

撰稿:常文举、张学艺

编辑:吕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