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刘必成教授: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新策略,大数据如何助力肾脏病防治?

2025-10-05作者:壹声资讯
原创
微信图片_2025-09-08_130809_778.png


2025年9月5—6日,2025年肾脏病研究进展南方论坛暨医疗大数据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举办。会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必成教授分享了题为“延缓CKD进展新策略”的大会报告。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刘必成教授接受专访,就“延缓CKD进展的策略” 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对话。


video


延缓CKD进展的策略有哪些?



如何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一直是肾脏病领域长期关注的重大临床课题。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管理理念与治疗手段,均取得了诸多新突破。


在管理理念方面,针对慢性肾脏病 “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早期筛查率低” 的特点,相关领域进一步强化了各层面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今年5月将肾脏疾病纳入全球优先关注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NCD),这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依据。


在治疗方面,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涵盖原发病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相关发病机制调控与并发症治疗。其中,生活方式管理对延缓CKD进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临床应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注重休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及合理营养,同时需主动消除可能加速CKD进展的各类危险因素。


此外,并发症管理在降低CKD致残率、终末期肾衰竭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而言,血压管理、心血管事件防控、重症感染救治、贫血纠正,以及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的管理,均是近年来需要加强重视的关键领域。


在新药研发领域,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药物在延缓CKD进展方面获得了充分的临床循证证据支持,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以及部分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已积累了大量临床循证证据,可显著改善CKD患者的核心临床指标(如减少蛋白尿),并有效延缓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速度,同时展现出明确的肾脏保护作用。这些新循证证据的涌现,为临床延缓 CKD 进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治疗工具。


本次会议同步聚焦医疗大数据主题,而CKD的管理也离不开对患者长期数据的追踪与分析。您认为医疗大数据技术在延缓CKD进展、精准评估患者预后等方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们正逐步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其发展基础可概括为 ABC——算法(Algorithm)、数据(Big data)和算力(Computing power)。其中,大数据为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理解疾病管理和推动新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中国,慢性肾脏病领域的大数据工作,在侯院士的引领下,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果,发表了众多高水平研究论文,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下,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肾脏病大数据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标准化数据的收集工作,充分认识大数据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


基于大数据平台,临床专家应与统计学家深度合作,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揭示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发病规律、疾病进展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大数据能够真实反映真实世界中慢性肾脏病防治与管理的现状,为精准医疗提供依据。


当前,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大数据的重要性,更要积极参与到大数据建设中,主动学习并掌握科学运用、挖掘和开发数据的能力,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肾脏病防治事业和新药研发工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


刘必成教授



  • 现任: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副主任,肾脏病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首席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肾脏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肾病学会Fellowship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 荣誉:荣获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突出医学成就奖获得者
  • 擅长领域:从事肾脏病临床和研究近40年,学术主攻方向为肾脏纤维化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
  • 学术成就:发表论文7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专利8项。主编中英文著作10部、副主编(参编)著作50部。牵头制订指南、共识、标准10余部。多次入选Elsevier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顶尖临床科学家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赵静薇采写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