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比较口服奥施康定与美菲康治疗晚期癌症重度疼痛的临床疗效
吕俊杰 丹东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癌症属于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逐年变化,其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逐年升高现象。疼痛作为晚期癌症患者不可避免的症状表现,其发生率在60%~90% 范围内。根据最新调查结果可知[1] ,每年约有900 万人会出现癌性疼痛侵袭的情况,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了双重折磨。就目前而言,临床对中重度癌性疼痛还未探寻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往往选择用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尽管其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改善,但长期疗效并不尽如人意。强阿片类药物是临床治疗重症癌症疼痛的常用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美菲康(盐酸吗啡缓释片)和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两种。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癌症重度疼痛患者38 例进行分组研究,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 年8 月~2017 年8 月本院收治的晚期癌症重度疼痛患者3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9 例。对照组男10 例,女9 例;年龄35~78 岁,平均年龄(57.8±4.6)岁;其中乳腺癌、肝癌各3 例,胃肠道癌1 例,肺癌6 例,卵巢癌4 例,淋巴癌2 例;其中腰部疼痛5 例,四肢痛3 例,内脏痛2 例,胸背疼痛7 例,两处以上疼痛2 例。实验组男11 例,女8 例;年龄36~79 岁,平均年龄(58.2±4.4)岁;其中乳腺癌、肝癌各4 例,胃肠道癌2 例,肺癌5 例,卵巢癌3 例,淋巴癌1 例;其中腰部疼痛6 例,四肢痛2 例,内脏痛1 例,胸背疼痛9 例,两处以上疼痛1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病例均需符合如下标准:①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晚期癌症,同时伴随重度疼痛现象,疼痛数字评分(NRS)在7~10 分之间;②入组前1 个月和用药过程中未进行抗肿瘤治疗,包括放、化疗、靶向治疗等;③未服用过强阿片类镇痛药,用药观察时间需达到15 d 以上;④观察期间可予以抗抑郁类、抗惊厥类、糖皮质激素等进行辅助镇痛。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口服美菲康(太极集团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62,药品规格:化学药品,30 mg)的方法治疗:每次30 mg,间隔12小时给药1次,1个疗程为18 d;实验组选择口服奥施康定[萌帝(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479,药品规格:化学药品,40 mg]的方法治疗,每次40 mg,间隔12 小时给药1 次,可以患者出现疼痛的严重程度为依据对用药量进行适当调整,18 d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药物维持剂量与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镇痛效果评定标准:通过0~10 数字疼痛强敌分级法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其中1~3 分表示轻度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7~10 分表示重度疼痛。疼痛缓解程度按照(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100% 的方式进行评定,其中疼痛缓解程度≥75% 表示完全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在50%~74% 表示中度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在 25%~49% 表示轻度缓解;疼痛缓解程度<25% 表示未缓解。镇痛总有效率为(明显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总例数×100%[2] ;②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评定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时间为用药治疗前和结束药物治疗后,包括睡眠、食欲、精神状态、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采用0~10 分数字进行表示,其中无影响记为0 分,严重影响记为10 分[3] ;④依据WHO 抗癌急性与亚急性药物毒性分级标准对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便秘、头晕、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对照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89.5%,实验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药物维持剂量、起效时间比较 对照组药物维持剂量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后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人际交往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逐年升高,晚期恶性肿瘤疼痛患者的发生率也随之明显升高,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如何对肿瘤晚期疼痛特别是中重度疼痛进行控制已经成为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迫切心愿。科学合理的药物镇痛方式可使85% 左右的癌痛得到有效缓解和改善,当前临床针对癌痛提出的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比较多,但吗啡依然是首选的癌痛治疗药物。美菲康作为首个强阿片类缓释制剂,其在重度癌痛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其可显著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加大药物剂量时易引起恶心呕吐、头晕、便秘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4]。临床大量实践证实[5] ,相比于吗啡,羟考酮的临床应用前景更好,特别是奥施康定研发出来并投入使用后,其很有可能成为吗啡的代用性药物。
奥施康定属于阿片类镇痛药之一,其主要通过将中枢性的阿片受体激活的方式起到镇痛的治疗作用,其镇痛效果和给药剂量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线性关系,换言之,给药剂量越大,取得的镇痛效果越强[6-7]。奥施康定能够和脑脊髓中存在着的特异性CNS 阿片受体实现结合,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镇痛效果不会出现封顶效应,且起效时间比较短,作用时间明显延长。对本品的药理学机制进行分析:其主要通过对阿片k、μ 受体发挥作用,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疼痛均具有良好的缓解功效。相关研究发现[8] ,奥施康定不仅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镇静优势,其可对患者的睡眠状态进行有效改善,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性提升。另有文献报道[9] ,奥施康定的镇痛效果可达普通吗啡的2 倍以上,且治疗过程中无天花板效应出现,患者耐受性比较理想,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本组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镇痛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奥施康定与美菲康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相当。究其原因:二者对患者中枢作用机制基本相同。针对对美菲康等药物过敏或不敏感的患者,可优先选择奥施康定进行替代治疗[10-12]。本组研究还发现,实验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维持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相同用药剂量基础上,奥施康定起效更快,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发挥镇痛作用;且两组治疗后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人际交往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美菲康和奥施康定均可显著改善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功能状态和预后;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比于美菲康,奥施康定可在提供较强镇痛作用的同时提高用药安全性[13-15]。
综上所述,奥施康定与美菲康对晚期癌症重度疼痛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奥施康定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