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或AFP),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他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参考值】
AFP<20 μg/L
【临床意义】
① 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
② 血清AFP>400 μg/L 持续4周,或 200~400 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做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③ AFP可早于影像学6~12月出现异常,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建议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AFP。
④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 μg/L。
⑤ 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等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
⑥ 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 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若在妊娠期AFP异常升高,要排除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可能。
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随着病情的恶化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因此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近年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ng/ml。
研究发现肝癌手术、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疗等疗效及预后判断、动态测定血清甲胎蛋白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不同的治疗手段AFP的半衰期会有所不同,因此检测AFP的半衰期对进行治疗后的监测节点至关重要。
国际生殖细胞肿瘤合作组织(IGCCCG)建议检测AFP的半衰期进行治疗的监测,AFP的半衰期均正常(AFP:5天内)指示预后良好。
半衰期也可以用线性回归进行计算,但需要在睾丸切除手术后的10天内进行至少三次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在两个周期的化疗后,AFP半衰期大于7天的患者的存活率比那些AFP半衰期较短的患者低。异常的血清学应答指示治疗失败,而AFP半衰期的延长则预示病情会在化疗后几个月复发。尽管前期的临床疗效良好,AFP半衰期缓慢缩短的患者大多数会发生病情的复发。化疗过程中AFP半衰期缩短的速度被认为确实具有预后价值。对于预后分级“不良”的患者,可以选择更大剂量的化疗。
【参考文献】
1.NACB(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检测以及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2.EGTM(欧洲肿瘤标志物组织)临床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检测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
3.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本文发布于“检验医学网”(ID:labmedcn),有温度的检验医学科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