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炎炎夏日,又到了一天三顿小烧烤的时间。"冰啤+撸串+小龙虾"不整这一个全套,感觉都对不起这个夏天。然而,嘴是痛快了,脚却遭殃了.....在放肆吃喝之后,刻骨铭心的"痛"——痛风随之而来,更可怕的是背后隐藏心血管疾病也逐渐浮出水面。
痛风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以前多见于生活富裕的少数人群,因此被称为“富贵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寻常百姓中发生痛风的人数也日渐增多,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痛风除了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可导致血尿酸增高,使得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
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痛风患者中74%有高血压,14%合并心肌梗死,11%有心力衰竭,10%合并有脑卒中。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人群所有的新发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以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86%,与非高尿酸血症人群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存在系统炎症和氧化应激。研究表明,系统炎症、氧化应激和过度活化的黄嘌呤氧化酶参与并加重了心血管疾病发生。高血压与尿酸升高关系密切,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两者并存时,对靶器官损害风险较单纯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升高。
心血管用药和痛风
增高血尿酸的药物
一些心血管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钙通道阻滞剂 (CCB)可以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临床应慎用。
(1)利尿剂:致高尿酸血症呈剂量依赖性,对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者利尿剂选择应谨慎。但我国社区高血压人群的降压药仍以利尿剂为主。
(2)阿司匹林: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小剂量阿司匹林(<300mg/d)具有抑制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的作用,但大剂量阿司匹林可以促进尿酸排泄[3]。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用药,不建议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服用的患者应注意碱化尿液并增加饮水量。
(3)钙通道阻滞剂 (CCB):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和地尔硫䓬可使血尿酸明显升高。
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1)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是临床上公认的既可以降血压,又具有弱降尿酸作用的药物。
(2)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在降低血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尿酸的清除等机制,兼具弱的降低血尿酸作用,可能是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降血脂治疗时的优先选择。
(3)中成药:张小云等观察到,麝香保心丸可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诱导的炎症反应,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痛风伴心血管疾病患者诊治的建议
对于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患者要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监测,用药具有如下建议。
(1)对于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优先考虑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
(2)心力衰竭患者,首选非噻嗪类利尿剂,同时摄取适量水分并碱化尿液;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增加别嘌醇发生超敏反应的风险,尽量避免二者联用。
(3)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虽然轻度升高血尿酸,但考虑到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相关的心脑血管获益作用,因此建议患者不需要停用,给予碱化尿液、多饮水。
(4)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弱的降尿酸作用,合并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冠心病二级预防可优先使用。
(5)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导致水钠储留及肾功能损伤,增加心力衰竭恶化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因而在急、慢性心力衰竭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来源:心希望快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