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儿童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

2022-01-20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呼吸资讯头图.png

↑↑↑

点我一键到达清单列表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会影响整个呼吸道,包括中央气道到外周小气道。哮喘患儿小气道阻力可达总气道阻力的50%以上,是气道阻塞的主要部分。早期对于儿童小气道功能异常给予科学规范的治疗,对控制儿童哮喘、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气道的概念


气管树从气管进入肺泡大约分23级,从第7~8级开始,即进入直径<2mm的小气道,故小气道定义为直径<2mm、无软骨的气道,在解剖上相当于第7~19级支气管;超过第8级支气管后的平行气道数量迅速增加,呼吸道通过增加总气道横截面积来降低总阻力,整体小气道的阻力因此也急剧减小。


在健康成人中,小气道阻力仅占总气道阻力的10%~20%,但对于婴幼儿来说,其气道直径仅为成人直径的一半,故其小气道阻力远远大于成人的小气道阻力,甚至可达总气道阻力的50%以上。因小气道直径较小,在出现感染后,潜在的气流阻力会增加。在哮喘患儿中,气管壁节段性或广泛性炎症及黏液分泌引起管腔阻塞,易造成小气道的气流阻塞。



二、抗哮喘治疗药物


儿童哮喘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气道炎症,避免哮喘反复发作。直接或系统地治疗广泛性小气道阻塞的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除了常规哮喘控制和维持药物外,还包括了免疫调节等方法。


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或儿童哮喘指南要求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许多轻度和所有中-重度哮喘患儿的治疗方法。针对哮喘患儿增加个性化治疗小气道功能障碍,通常的方法是增加ICS的剂量或增加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一种经验性的治疗方法可能包括在较低剂量的ICS上添加LABA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以最大限度地舒张支气管,以使ICS向远端气道输送。或在小剂量ICS-LABA(±LAMA)基础上添加小颗粒二丙酸倍氯米松氢氟烷烃吸入器(HFA)治疗,并考虑换用其他ICS-LABA药物制剂也是一种替代方案。


在第2至第5级的哮喘患儿中,添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可以作为哮喘的治疗手段之一。下调小气道中白三烯受体活性,能减少肺部的空气滞留,但当前有关LTRA导致行为问题的药物警告可能会限制其临床应用。


在常规糖皮质药物中,ICS伴或不伴LABA的抗炎治疗是控制持续性哮喘的基石,吸入技术是哮喘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的吸入装置选择和强调正确的吸入技术,有利于改善哮喘患儿的气道疾病。然而,尽管接受高剂量ICS/LABA的联合治疗,仍然有部分的哮喘患儿无法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对于小气道疾病的患儿,特别对于那些患有严重哮喘的患儿,抗炎治疗需要达到并解决整个受炎症影响的气道,因此选择治疗方法时,吸入装置的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任何局部吸入药物的功效取决于药物在疾病部位的弥散程度,针对严重哮喘中的小气道炎症治疗至关重要,因为小气道的总表面积远远超过了大气道的表面积。


药物的肺部沉积受吸入颗粒大小的影响,其以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直径(MMAD)来衡量。ICS细颗粒的定义为直径≥2μm且< 5μm的MMAD,可通过干粉吸入器(DPI)或氢氟烷(HFA)的悬浮液输送。


MMAD<2μm的超细颗粒药物有多种类型,但目前可及性较差,吸入用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MMAD为1.4~1.5μm,肺部沉积率可高达31%,但尚无在12岁以下儿童中使用的经验。患儿因素,包括吸入装置技术、吸气量和流速均影响药物向肺部的输送。


目前已利用成像技术来显示和量化肺中气溶胶的沉积,使用伽马闪烁显像的研究里程碑式地将HFA与氯氟烃(CFC)吸入方式进行了比较,HFA吸入显示约有40%的口咽沉积,达到包括小气道在内的肺部沉积有60%,相比之下,使用含氯氟烃的设备的吸入装置的肺部沉积率<10%,并且主要沉积在大气道中。


因此,在较大颗粒直径的药物制剂中,为达到改善肺功能或其他临床表现所需ICS的剂量将更高,并且为达到FEF(用力呼气流量)25%~75%的等效改善,含氯氟烃的吸入装置将需要的药物剂量是HFA吸入装置的3.2倍。而超细颗粒给药方式在控制哮喘、改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方面具有优势。


在中-重度哮喘患儿中,以超细颗粒形式递送的ICS/LABA联合用药对症状和病情改善都要优于由CFC或干粉吸入器(DPI)输送药物的方式。超细颗粒ICS也比细颗粒ICS更能改善气道高反应性,较小的粒径还可以改善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在肺内的分布。


小气道炎症标志物的评估支持超细颗粒ICS吸入器在小气道疾病中的应用。在针对小气道炎症的治疗中,轻-中度哮喘患儿在用超细HFA氟尼缩松治疗后进行支气管黏膜活检,显示白细胞介素-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央和外周气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均显著减少,这可能与MMEF25-75的改善有关。



三、生物制剂和特异性免疫治疗


GINA指南中指出,第5级哮喘患儿可以使用生物制剂,是中-重度哮喘患儿的一种选择。关于严重哮喘中使用生物制剂的最新指南,指出长期使用全身生物调节剂可以减轻小气道炎症,并最终减少小气道气流阻塞。


儿童哮喘中特异性免疫疗法(AIT)的疗效逐渐让大家有所认识,但在严重哮喘中AIT具有一定的风险。无论是对大气道还是小气道,AIT对改善肺功能的有力证据都是比较有限的。



四、其他哮喘治疗药物


虽然小剂量茶碱具有抗炎作用,但目前已不鼓励在儿童中长期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低表型哮喘治疗可能获益,但目前儿童2型低表型哮喘很少引起关注,故在儿童哮喘中也不建议常规使用。噻托溴铵可作为哮喘早期治疗的附加治疗药物,已经证实在>12岁哮喘患儿中是一种有临床前景的附加治疗手段,但在儿童哮喘中的主要困难是吸入装置问题。


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如齐列酮,抑制白三烯合成优于受体拮抗剂,目前在美国已经被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哮喘的治疗。但所有的这些药物,对有关小气道的肺功能参数改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对改善小气道气流受限有一定的疗效。如应用补肺健脾方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后,小气道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实测值占预计指百分比有明显升高,达到正常范围,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可减轻哮喘缓解期小气道炎症,减少气道重塑,减少哮喘复发,使哮喘患儿症状长期缓解,提示中西医的联合治疗在临床上显现出较好的疗效,中医药在哮喘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基层医界 作者:常怡勇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