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罕见肿瘤诊断一波三折,科学诊疗随访不可大意 | 名家经验

2025-09-04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罕见肿瘤诊断一波三折,科学诊疗随访不可大意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s, PEComa)是一组良恶性程度不同的疾病,其中较常见的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此外还包括肺及肺外组织的透明细胞"糖"瘤等类型。大部分PEComa为良性疾病,其余的表现出恶性特征,可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恶性PEComa通常具有肿瘤体积大(>5cm)、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性、坏死、有丝分裂活性及血管侵犯等特征。


2025-0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肿瘤内科收治了一位69岁女性患者,因“发现多发肺结节4年余,肝脏占位1月。”入院 ,2020年8月患者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行胸部CT发现两肺多发结节。2020-8-12行PET/CT显像示:两肺多发结节、肿块伴代谢增高,提示肿瘤性病变,均以转移性首先考虑;甲状腺左叶结节伴代谢异常活跃,以甲状腺恶性肿瘤首先考虑,建议穿刺病理学检查。2020-9-1外院行肺占位穿刺活检,病理示:肺穿刺细胞学见少量腺上皮细胞,细胞未见异型,请结合临床,具体病理结果未能明确。


2020-9-12本院行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并行131 I治疗1次,术后病理示甲状腺乳头状癌(2灶)。


2021-03-05患者拟入院行第二次碘131治疗,随访胸部平扫:两肺多发结节,大者约35 mm*46 mm。


外院肺穿刺病理报告回报示:(肺穿刺组织)镜下见透明细胞肿瘤,待免疫组化检测确定具体类型及来源。


核医学科建议患者明确病理来源,暂缓131 I治疗,后患者未再进一步治疗随访。


2025-3-20患者因乏力、纳差至外院行MRI示:肝内多发肿块,考虑转移瘤,肝脏肿大,右肾受压,两肺转移可能大。


2025-3-25外院行肝占位穿刺活检,术后出现血压下降,行TACE栓塞止血术,后外院病理回报: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透明细胞肿瘤)肝转移,遂至我院就诊,行病理会诊示:符合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透明细胞肿瘤)转移。免疫组化(25T01901):TFE-3(-); HMB-45(+); TSC2(+); PS6(+),基因检测提示TSC2基因突变,Nal_Sirolimus A 类推荐;TMB 10.8Muts/Mb。


病程中,患者精神尚可,胃纳差,夜眠可,二便无殊,体重近半年下降约10kg。


追溯病史:2004年患者曾行肝脏平滑肌血管脂肪瘤(AML)切除术。


入院后查:红细胞2.72×10^12 /L,血红蛋白78 g/L;凝血酶原时间11.8s,纤维蛋白原322 mg/dL,D-二聚体>40 mg/L;总胆红素15.4 μmol/L,结合胆红素5.0 μmol/L,白蛋白35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4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2 U/L,碱性磷酸酶149 U/L,γ-谷氨酰转移酶486 U/L;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HBsAg、HCV-Ab、甲状腺功能、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DCP均未见明显异常。


MRI(2025-05-07):肺MT病例:肝多发转移灶(大者长径9.8 cm),胆囊结石,胰体部小囊灶,左肾囊肿,右肾局灶弱强化,腹腔少量积液,随访;椎体局部强化灶,请结合同位素检查。



核医学(2025-05-08)::甲状腺MT治疗后、肺透明细胞肿瘤病例:1.两肺多发MT,肝脏多发转移,左侧第7肋骨转移;双侧肺门、纵隔、右侧内乳区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待排;请结合临床;2.胆囊结石;双肾囊肿;盆腔少量积液;3.甲状腺MT术后改变。



2025-05-09行TACE:4RH导管插管至腹腔干,造影示:肝内多发巨块肿瘤染色灶,血供丰富;微导管超选至肝左动脉肿瘤供血分支,予EADM 50 mg+碘油10 ml制成混悬液栓塞,再予100-300 μm Embrosphere 1瓶加强栓塞,见病灶内碘油沉积好,再次造影肿瘤血供基本阻断;再插管至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肝右动脉由此发出,微导管超选至肝右动脉右下分支,注入150-350 μm明胶海绵颗粒1/2瓶加强栓塞,手推造影剂见肿瘤血管明显减少。


患者肝转移病灶已行介入治疗,但肿瘤的治疗并未结束。


周围上皮样细胞肿瘤(是一组由HMB45阳性的、HE染色呈透明或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的上皮样细胞构成的肿瘤家族,好发于实质脏器和腹腔(好发于子宫、皮肤、肝脏、结肠等)。患者年龄15-97岁,中位年龄46岁,多发生于女性。转移多发生于多年甚至10年后。


PEcoma家族包括:

(1)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好发于肝肾;发生于肾的AML呈浸润性生长,可复发,伴TSC(结节性硬化综合征)时提示预后不良;发生于肾外的AML为良性;


(2)透明细胞糖瘤(CCST):好发于肺;预后较好;


(3)淋巴管肌瘤病(LAM):好发于肺和盆腔;局限性病变切除后可长期生存;广泛累及者可致死;


(4)非特殊类型PEComa:良性PECOma NOS和恶性PECOMa NOS


PEcoma生物学特征:

(1)是一种恶性潜能不定的肿瘤,可伴髓外造血;


(2)当≥3个以下特征时归为恶性肿瘤:①最大径≥5 cm,②高核级,③核分裂象>1个/50 mm2,④肿瘤性坏死,⑤脉管浸润。有≤2个特征时归为恶性潜能未定。


PEcoma遗传学特征:

(1)80%的PEComa存在TSC2基因的缺失,导致tuberin的活性丧失。少数病例存在TSC1基因杂合性缺失,编码hamartin(错构瘤蛋白)。这两种蛋白均参与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mTOR抑制剂可能成为进展性PEComa的疗法。


(2)TFE3基因重排是近年来发现的第二种分子特征;TSC2突变和TFE3基因重排是相互排斥的。

PEcoma治疗:

(1)该肿瘤对化疗与放疗不敏感,根治性切除为PEComa的主要治疗手段。


(2)靶向治疗:一项使用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治疗10例PEComa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50%的病例部分缓解,10%的病例病情稳定。西罗莫司白蛋白(采用特殊技术将西罗莫司包裹于人血白蛋白中,克服口服制剂无法向靶部位递送足够浓度药量的缺点),于2021年11月获FDA批准上市。


来源: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胆肿瘤内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