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儿童频繁呕吐,竟然是因为胃里长了结石?

2021-01-28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非原创

作者:第二军医大学儿科硕士 孔令凯

这个奇怪的病例

这是一位27天的足月健康男婴,每2-3小时给予105ml母乳或者奶粉喂养,孩子出现频繁的、非胆汁性(就是没有黄绿色的胆汁)的呕吐。


孩子检查挺健康的,查血、生化都正常,只是腹部X线片显示区域有明显的充盈缺陷问题,胃区域模模糊糊的,如下图红色圈所示。造影也提示这个问题。


微信图片_20210127104521.png


这种情况下,给予禁食、洗胃(4小时一次)处理,洗出来白色、半固体凝结状物,48小时后就没有这种物质了。之后再次进行消化道造影,提示结构正常,孩子恢复进食,不再呕吐,之后出院。


出院20天后,再次出现呕吐表现,呕吐白色凝结物,如下图所示,腹部X线提示胃内模糊杂乱不清。


微信图片_20210127104523.png


家长说给孩子每天混合喂养,医生计算后发现,孩子每天摄入的总奶量在224ml/kg。意思是孩子体重4.5kg,每天喝奶量在4.5X224=1008ml。


这次没有禁食,给孩子喝电解质溶液,孩子不吐,第二天复查腹部X线就正常了,医生考虑这次是喂得太多了,导致的呕吐,将喂养量减少到150ml/kg,孩子能耐受,出院了。


3周后,再次出现类似表现和腹部X线,更换深度水解奶粉喂养,孩子能耐受,但是偶尔还会有小量的呕吐,只是就吐奶,没有凝结的固体成分了,孩子体重增长正常。


到孩子7月龄大的时候,没有呕吐、反流的表现了,孩子完全正常。


为啥不考虑牛奶蛋白过敏问题呢?


这不是深度水解奶粉治疗好的吗?为啥不考虑牛奶蛋白过敏问题呢?


因为牛奶蛋白过敏时,孩子过敏后,接触到牛奶蛋白(奶粉)后,就应该出现问题,而不是出现一段时间,正常一段时间,然后再出现。


这个孩子一直没有停奶粉喂养,所以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这是什么问题呢?


这个诊断为(源性)肠胃结石lactobezoar ),因为这个宝宝问题只在胃里面,更准确的说法是(源性)胃结石。


该病在1959年被首次报道,目前为止被报道的病例不到100,胃肠内结石是乳蛋白和黏液凝结成的半固体。大部分病例是单发,反复出现的很少。


P.S.仅有100例,可能和孩子出现呕吐问题,洗洗胃就好了,以后不发病了,不知道这个问题,没有报道有关。还可能和当成其他疾病治疗有关。


孩子除了呕吐外,还会有腹胀、腹部包块等表现,严重的因为呕吐太厉害,导致休克、电解质紊乱,极少出现胃穿孔。


怎么诊断该疾病?


婴儿早期出现,大部分在3月龄前出现以上症状,排除其他问题,腹部x线提示胃部模糊斑驳表现(下图),可以诊断。


微信图片_20210127104528.jpg


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


具体原因还不清楚。可能和早产和配方奶都有关系。

比如该问题大部分都发生在早产儿,其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排空,导致蛋白在胃内凝结成凝乳。


新生儿或早产儿的胃蛋白酶含量低,影响蛋白降解,容易出现凝乳,当孩子3月龄大时,胃蛋白酶达到成人的一半时,这个问题就基本不发生了。


使用奶粉时,因为其酪蛋白比较高,更容易形成凝,使用的早产儿粉,能量高,减慢胃排空等等。

怎么治疗?

没有明确的治疗规范,在没有出现胃穿孔前,都是保守治疗就行了,等孩子成熟了,这个问题就没有。极少情况才会出现胃穿孔,所以,基本都是保守治疗。


但在之前不懂这个疾病时,会剖腹探查。


保守治疗就是短时间禁食,给予肠道外营养(静脉输液),洗(或者不洗)胃,严重的,可以向胃内注射乙酰半胱氨酸,从而降低乳结石黏度。


保证孩子营养的前提下,避免孩子过量摄入奶。


更换为深度或者氨基酸配方奶粉可能有效,但是证据不是很完善,可以试验性的治疗;部分研究发现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没有效果。


怎么预防?

尽量别早产,喂母乳,等孩子发育成熟。


再次强调下哦,这个问题非常少见,本文就是记录下,给医生们提个醒,家长们不要把孩子吐奶症状,向该病上靠。


即使是这个问题,在医院处理时洗洗胃,大部分也好了,很有可能不知道啥病就治疗好了,之后也不复发,也不用太担心。


来源:儿科医生孔令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