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收藏!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治疗现状

2021-09-1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胃黏膜肠化生是重要的胃癌前病变,预防和逆转肠化生,对预防胃癌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要预防和治疗胃黏膜肠化生,患者首先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积极锻炼减轻体重,这是最基本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01

根除幽门螺杆菌(Hp)


一般认为,根除Hp不能逆转胃黏膜肠化生,但能部分逆转胃黏膜萎缩,延缓或停止萎缩的发展,由此可预防、降低胃癌发病率。Mabe等随访了日本北海道4133例感染Hp的患者,发现早期根除Hp的患者胃癌发生率远低于Hp未根除的患者。该结论在我国的大型研究中也得到证实。


但2018年韩国研究显示,根除Hp能逆转胃黏膜肠化生。该研究随访了598例Hp感染患者,随访时间长达10年,分别于1年、2年、3~4年和≥5年进行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①Hp根除组胃窦和胃体黏膜的萎缩显著改善。Hp根除组和Hp阴性对照组之间,萎缩性胃炎的显著差异在1年的随访中消失。


②Hp根除组胃窦和胃体黏膜的肠化生显著改善。Hp根除组和Hp阴性组之间,胃窦和胃体黏膜的肠化生分别在随访5年后、随访3年后,其显著性差异消失。


逆转胃黏膜肠化生需要较长时间,起码3~5年,过去认为根除Hp不能逆转肠化生可能由于随访时间不够长有关。


因此,Hp阳性的胃黏膜肠化生患者,首先必须根除Hp,否则有可能使肠化生进一步加重,甚至癌变。


02

抗胆汁反流


胆汁酸被认为是胃黏膜肠化生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因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来讲,预防和治疗胆汁反流及其引起的胃炎就相当重要了。


①抑制胃酸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H2受体阻止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小剂量短时间使用,有助于胃黏膜炎症和糜烂的修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反而会加重胃萎缩和肠化生。


②促胃动力药

如莫沙比利、伊托比利、多潘立酮,可促进胃的蠕动,防止胃逆蠕动,减少胆汁反流。


③胃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可络合胆酸,保护修复胃黏膜,并中和胃酸,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尤其适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瑞巴派特,可保护和修复胃黏膜,拮抗氧自由剂(是引起胃损伤和炎症的重要原因),减轻胃黏膜炎症,也适合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


其他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麦滋林、尿囊素铝等,可隔离胆汁或和促进胃黏膜修复等。


④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能与胃黏膜中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移行和修复,有效减轻胆汁、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并可以减少胆汁中的胆汁酸的比例,以此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


03

抗氧化剂


叶酸、维生素B族等抗氧化剂,可能参与维护DNA甲基化状态,抑制癌基因表达,可逆转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故叶酸、维生素B族等抗氧化剂可用于胃黏膜肠化生的治疗,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有效。


但注意使用叶酸之前,必须排除胃癌,否则反而可能加重胃癌进展。


04

内镜下治疗


为了预防胃癌发生,对胃黏膜肠化生患者胃镜定期随访很重要,一般认为:


  • 轻度肠化生,2年做一次胃镜;

  • 中、重度肠化生者应每年做一次胃镜;


做胃镜时必须活检病理检查,以明确萎缩、肠化生的情况,有无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是更重要的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


一旦发现早期胃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需要胃镜下治疗。目前主要应用胃黏膜切除术,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且可以去除病变黏膜,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作者: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王伯军   

文章首发自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