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1ASCO】研究速递丨胡春宏教授、吴芳副教授团队多项研究入选2021ASCO,坚持致力于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研究

2021-06-10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胸部肿瘤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癌症筛查非原创

2021 ASCO

2021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采用线上会议的模式,如期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4~8日召开。此次我们继续开启“2021ASCO壹生学术节”,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全方位、持续的学术报道。今年,可谓是中国专家的丰收之年,众多优秀研究入选大会壁报(poster)展示和口头报告,将中国学术成果推上国际学术舞台。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胡春宏教授、吴芳副教授的2项研究成果也在大会poster展示其中。

坚持致力于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相关研究的胡春宏教授、吴芳副教授团队,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南省优青等项目资助,在《柳叶刀》(Lancet)《肿瘤学》(Oncology)等杂志中发表多篇论文,并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此次入选2021ASCO大会的2项研究,在积极响应本届ASCO年会主题的同时,也完美体现了团队对研究方向的长期坚持,彰显了其立足患者、勇于创新、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团队精神。


图片1.2.jpg
胡春宏教授/一级主任医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肿瘤研究室主任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中部肿瘤临床协作组 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会 理事

湖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 会长

湖南医学会化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湖南中西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湖南省病理学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 常务理事

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湖南省医学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分子靶向学组 组长


图片2.2.png
吴芳副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 硕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科研部学科办 主任

肿瘤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副主任湖南省优青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MDT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 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 委员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肺癌专家委员会 副主委

湖南省医学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青委会 副主委

湖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青年委员兼秘书

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常委

第一/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口头报告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复发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的新思路

纵览题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相关基因和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研究”的摘要,其重要意义在于或为Ⅰ期NSCLC复发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Ⅰ期NSCLC被发现并接受手术切除。即使是Ⅰ期NSCLC,仍有近一半患者在五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目前,Ⅰ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围手术期也缺少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此背景下,肿瘤基因突变和免疫微环境状态是如何共同影响Ⅰ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的呢?研究通过检测130例Ⅰ期NSCLC的基因突变状态和免疫微环境特征,分析其对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或将成为Ⅰ期NSCLC复发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的探索方向。


Wu F, Chunhong Hu, Long Shu,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recurrence-associated gene signature and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features in resected stage I NSCLC. J Clin Oncol 39, 2021 (suppl 15; abstr 9080).


poster图2.png


精细化治疗,为每一个NSCLC患者寻找最佳的免疫治疗策略

2021ASCO的主题是平等:每一个患者,每一天,每一处。在精细化治疗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的今天,如何寻找适合每一个患者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是每一个临床医生的职责和挑战。


题为“驱动基因阴性NSCLC各亚组人群一线免疫治疗策略的网状meta分析”的研究摘要提出,在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标准治疗的背景下,虽然多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优于传统化疗,但对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患者,如不同性别、年龄、吸烟状态、转移部位、组织学类型和PD-L1表达,是否需要采取不同的免疫治疗单药或联合治疗策略呢?研究通过网状meta分析比较了19个NSCLC亚组患者中,10种免疫治疗策略的优劣,力图为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NSCLC患者寻找最佳的免疫治疗策略。


Wu F, Tian WT, Cao CH, et al. Subgroup-level network meta-analysis for efficacy of first-line immunotherapy-based treatments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39, 2021 (suppl 15; abstr 9064).


微信.png


中国医学论坛报  李莉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