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天津市泰达医院肾内科 李青
我接诊的一位老年患者
一位73岁老年男性 ,9个月前因“肺炎”在附近医院住院治疗,当时查血肌酐轻度升高121 µmol/L,但未在意,“肺炎”治愈后出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水肿、气喘,未在意,也未检查治疗。1周前水肿明显加重,而且尿量减少,胸闷、憋气明显而住院治疗。
老人有吸烟病史,平均每天1包,9个月前戒烟。没有糖尿病史。
住院后检查,血压180/80 mmHg,贫血,血色素74 g/L;尿蛋白2+,尿蛋白定量2.7g/d(正常<0.15 g/d),血沉明显增快;血肌酐508 µmol/L(正常59~104 µmol/L),血尿酸530 µmol/L,ECT测肾小球滤过率26.17 ml/(min·1.73m2),已经是重度肾衰了,而且还伴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彩超显示他的双肾弥漫性病变;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病变合并感染,双侧胸膜增厚、黏连。
是什么导致了重度肾衰?
这位老人的肾功能,从轻度肾功能不全到重度肾衰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疾病发展之快可想而知。
肾衰竭是有原因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严重的肾衰呢?
他没有糖尿病史,基本上排除了糖尿病肾病。而老年人常见的膜性肾病,一般也不会恶化的这样快。
我们给他做了自身抗体检查,排除了膜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和类风湿等。
但是,这个检查却发现了问题,见下图。
根据这个检查,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ANCA)-核周型为弱阳性,诊断为:系统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慢性肾衰竭,CKD4期,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
系统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系统性小血管炎也叫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系统性”的意思就是全身许多器官都会受损害,“血管炎”的意思就是小血管受到损伤后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这是一个新的疾病,也许这个病可能早就存在,但是近20年才被认识到,所以许多患者甚至医生都对它还很陌生。
可能许多人都听说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疾病,这种疾病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同特点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统损害自身的器官。
系统性小血管炎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恶性程度和危害不亚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小血管炎白人多于有色人种,男女比例相当,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以55岁以上居多。
肾脏的血管丰富,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和受损害最严重的的器官,另一个容易受损的器官就是肺脏,大约一半的病人伴有肺出血或者严重的肺部病变。
这位老人9个月时间发展到重度肾衰就是系统性小血管炎的结果,此外,他9个月前的“肺炎”以及现在的肺部病变有可能也是系统性小血管炎的结果。
系统性小血管炎主要病理机制是自身免疫损伤,所以治疗主要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严重者还要激素冲击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发展到尿毒症,肾脏肾衰、心衰死亡。
血肌酐超过350 µmol/L、白细胞超过16×109/L预后不好,所以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健康提示
1.出现蛋白尿或者血肌酐快速升高等肾损害表现者,一定要检查ANCA;
2.肾脏病变同时合并肺部病变者,一定不要放过ANCA;
3.对明确为系统性小血管炎者,一定要积极治疗。
转自:李青科普 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