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金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已成为医院常规检测项目,而被检测者中有部分患者伴有贫血。据报道,糖尿病肾病严重者贫血常见,这可能与营养不良和肾脏受损导致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有关。
糖尿病合并贫血者,其HbA1c的高低,对评价控制病情好坏的解释应慎重,需排除血红蛋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人对HbA1c和贫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任何延长红细胞寿命或增加红细胞在高糖环境中暴露时间的因素均可引起HbA1c水平增高,缺铁性贫血是较常见的引起增高的因素。
任何能缩短红细胞寿命或减少红细胞在高糖环境中暴露时间,增加红细胞周转的因素均可引起HbA1c水平降低。
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溶血性贫血患者,其红细胞寿命缩短,导致HbA1c形成的时间也相对应缩短,由此测定的结果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当某些基础疾病存在继发性溶血现象,可使HbA1c测得值偏低,如肝硬化、脾肿大、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的EPO治疗以及极度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后等。
程晓玲选择100例贫血的糖尿病患者样本[轻度贫血(Hb>90 g/L)40例、中度贫血(Hb为60~90 g/L)36例、重度贫血(Hb<60 g/L)24例]和50例无贫血做对照检测的糖尿病患者标本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和HbA1c并作统计学分析发现,各种贫血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贫血的糖尿病组HbA1c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的HbA1c结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及重度贫血的糖尿病组HbA1c结果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的HbA1c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陈晓旦对贫血对HbA1c检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并按贫血轻重进行分组。试验结果证明,血红蛋白<59 g/L的患者,检查HbA1c时,加入10 μl的压积红细胞取代20 μl全血,结果更为可靠。这种方法经过验证或许可成为检测贫血患者HbA1c的方法。
由此可见,HbA1c水平的高低受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影响。HbA1c是血中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测定血液中红细胞内与葡萄糖分子结合的血红蛋白总数的百分比。HbA1c水平越高,就表示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的数量越多。
另外,红细胞质和量的变化也直接影响HbA1c的测定结果。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是正常的,HbA1c水平越高,则表示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越高。假如在血液中葡萄糖的数量相等时,HbA1c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的质和量。
也就是说,如果糖尿病患者存在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肾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那么,所测出的HbA1c的结果也就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来源:检验医学信息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