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肝癌(HCC)具有复杂的分子发病机制,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ET)和雷帕霉素机制靶点(mTOR)等多种信号级联作用。
索拉非尼是第一个成功批准的肝癌靶向治疗,并为其他靶向治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然而,2020年,靶向治疗的进展不及免疫治疗。
那么,肝癌靶向治疗的发展方向究竟如何?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尽管2020年,靶向治疗的进展不及免疫治疗的势头,但在国产药领域却有了重大突破,两款药物相继攻破肝癌一二线,多纳非尼更是首个在总生存方面优于索拉非尼的肝癌一线治疗药物。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肝癌靶向治疗仍局限在一线和二线领域,针对二线耐药后的治疗选择仍未有标准方案,肝癌在靶向治疗领域的更大突破仍值得期待。
1、仑伐替尼——继索拉非尼后,10年来首个获批肝癌一线的靶向药
仑伐替尼是一种有效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靶向VEGF受体(VEGFR1-3)和其他促癌酪氨酸激酶,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 4), PDGFRα,KIT和RET酪氨酸激酶。在一项Ⅲ期非劣效性研究中,仑伐替尼治疗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3.6个月,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2.3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为7.4 比 3.7个月(P<0.0001),ORR分别为24.1 比. 9.2% (P<0.0001)。作为唯一一个在与索拉非尼比较时出现非劣效性结果的靶向药物,仑伐替尼也因此获批肝癌一线治疗。
2、多纳非尼——首个总生存优于索拉非尼的肝癌一线药物
多纳非尼片(Donafenib)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靶向药,是一种新型的多激酶抑制剂。药理研究表明,多纳非尼可以同时抑制VEGFR、PDGFR等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也可直接抑制各种Raf激酶,并抑制下游的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发挥双重抑制、多靶点阻断的抗肿瘤作用。
在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多中心II/Ⅲ期临床试验ZGDH3研究中,多纳非尼与索拉非尼相比显示出潜在的益处和显著的OS改善(12.1个月对10.3个月,P=0.0363)。中位PFS无显著差异(3.7个月对3.6个月;P=0.2824),ORR(4.6%对2.7%;P=0.2448)和DCR(30.8%对28.7%;P=0.5532)同样无显著差异。
3、卡博替尼——肝癌二线、三线均可选择
卡博替尼是几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有效抑制剂,包括HGF/c-MET, VEGFR-1, VEGFR-2和VEGFR-3。卡博替尼对既往治疗过的晚期HCC患者的疗效已在CELESTIAL Ⅲ期试验中得到证实。
卡博替尼显著延长中位OS (10.2 比 8.0个月;P = 0.005)和中位PFS(5.2 比1.9个月;P<0.001);ORR分别为4% 比1% (P = 0.009)。
4、瑞戈非尼——索拉非尼序贯总生存达26个月
瑞戈非尼是一种口服活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包括VEGFR-1, VEGFR-2和VEGFR-3),它在结构上与索拉非尼相似,并针对多种涉及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促进途径的激酶。在索拉非尼一线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瑞戈非尼治疗的优势在RESORCE试验中得到证实。
瑞戈非尼治疗与中位OS显著延长相关(10.6 比 7.8个月,P<0.0001)。接受瑞戈非尼治疗的患者中位PFS为3.1个月,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为1.5个月(P<0.0001), ORR分别为11%比 4% (P=0.0047)。
5、雷莫芦单抗——针对AFP≥400 ng/mL患者二线治疗
雷莫芦单抗是一种重组单克隆抗体,与VEGFR-2结合并阻断受体激活。
在REACH研究中,使用雷莫芦单抗并没有显著延长患者OS(9.2个月对7.6个月;P=0.14);中位PFS为2.8个月对2.1个月(P<0.0001)。
在这项研究中,分析预先指定的甲胎蛋白水平(AFP)患者亚组发现,基线AFP≥400 ng/mL的患者接受雷莫芦单抗治疗后,OS有潜在获益(7.8个月对4.2个月;P=0.0059)。
因此,开展了一项Ⅲ期随访试验(REACH-2),入组患者均为一线索拉非尼耐药且和AFP≥400 ng/mL的患者。
结果显示,在这些患者中,接受雷莫芦单抗治疗与更好的中位OS显著相关(8.5个月对7.3个月; P=0.019);中位PFS为2.8个月对1.6个月(P<0.0001)。ORR分别为5% 比 1% (P=0.1697)。
基于这项试验雷莫芦单抗于2019年5月获批用于AFP水平≥400 ng/mL肝癌患者的二线治疗。
6、阿帕替尼——国货之光,已获批肝癌二线治疗
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活性VEGFR-2抑制剂,已获批准用于中国进展期胃癌的二线治疗。一项Ⅲ期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在索拉非尼或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失败后,二线治疗晚期HCC的疗效。
结果显示,阿帕替尼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8.7个月对6.8个月,P=0.0476)和中位PFS (4.5个月对1.9个月;P<0.0001)。
阿帕替尼组ORR为10.7%,安慰剂组为1.5%。近日,基于该项研究的结果,阿帕替尼获批肝癌二线治疗!
HCC对全球健康的影响预计将继续上升。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肝癌的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对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理解不断加深,推动了对生物疗法的研究。
尽管针对靶点进行新药开发是有必要的,但相对而言,针对耐药患者的后续治疗选择的研究则更为迫切。期待后续能有更多靶向药物面世来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肝胆资讯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