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腹痛也有功能性——了解一下功能性腹痛

2021-06-1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是指身体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持续或频繁发作腹痛,病史较长,属于功能性疾病,但又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无关,目前并不少见。了解功能性腹痛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治疗。

腹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很复杂,可以是腹腔内组织器官受损,也可由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但腹痛又是一种主观感受,其性质和强度,不只是受病变程度的影响,还与神经和心理因素有关。功能性腹痛就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主要与心理因素相关的腹痛

功能性腹痛是指持续或频繁发作的腹痛,病程超过半年,但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无关或关系不大,是一种躯体性疼痛,目前归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中的一种。该病又称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慢性特发性腹痛,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中更名为“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

功能性腹痛在消化内科并不少见,患者往往因腹痛多方就医,反复检查,久治不愈,了解功能性腹痛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治疗。

一、功能性腹痛有哪些特点呢?

1)病史时间很长,几个月、几年,甚至从小开始,为连续性腹痛或反复频繁的腹痛发作。

2)腹痛呈持续性,与进食、排便、月经等生理行为无关或只偶尔有关。

3)腹痛部位广泛,定位不明确。

4)腹痛比较剧烈,难以忍受,患者习惯用手保护腹部,不愿让别人触碰,但变动体位多无困难。

5)可伴有恶心,但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脸色潮红、出汗等自主神经兴奋的表现。

6)病情严重者可以伴有全身不适感,如头痛、头昏、胸闷、呼吸不畅等,也可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7)医生触诊患者腹部时,患者常常闭眼躲避,但医生用听诊器代替手进行触诊,患者会减轻对疼痛的躲避反应。腹部触诊时往往有腹肌紧张,但当患者注意力分散后,腹肌紧张可减轻或消失。常诉多部位有压痛或广泛压痛,但不能明确指出腹痛最剧烈的部位。对腹部压痛的躯体反应表现明显但痛苦表情,两者往往不一致。患者常强调有腹部包块,但事实上患者所指腹部包块往往是生理性的包块,如胸骨柄的剑突、积气或积粪的乙状结肠等。

二、患者为何会发生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认为可能与内脏敏感性增高、脑-肠互动致中枢疼痛调控异常、心理异常状态有关。

1.内脏敏感性增高

内脏敏感性增高就是胃肠道对各种刺激很敏感。患者对生理性刺激会出现不适感,对伤害性刺激呈现更强烈的反应,如肠道内置入充气100ml的气球,正常人不会产生不适,而内脏敏感性增高的患者可发生明显腹痛。

由于内脏敏感性增高,患者稍有刺激就会明显腹部疼痛不适,并持续很长时间,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时好时坏,迁延不愈。

内脏敏感性增高,是内脏自主神经紊乱的结果,与长期的心理不良因素有很大关系。紧张、焦虑及长期情绪不良会引起胃肠道内脏敏感性增高,胃肠就变得很敏感。

2.脑-肠互动异常

肠神经系统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就是“脑-肠互动”。

胃肠道神经支配与调节是通过3个层次的神经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实现的,包括:胃肠壁内的胃肠神经系统、胃肠道外的自主神经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这三者之间通过许多小分子物质相关联,将胃肠道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在不同层次联系起来,形成了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互相协调,这叫作“脑一肠轴”。

脑一肠互动是以脑肠轴为基础的脑、肠之间的交互作用。视觉、嗅觉等外源输入的信息或情感、思维等内感性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影响胃肠道感觉、运动及分泌功能;而内脏感应(如伤害性感受等)也可以通过肠神经系统影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感知、情绪,进而影响人体的行为,胃肠道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叫作“脑-肠互动”

功能性腹痛患者脑一肠轴在不同层次的交互作用发生了异常。对胃肠道的刺激大脑表现出高反应,对大脑的应激事件(紧张、焦虑、恐惧等生活中不幸事件)胃肠道也表现出高敏感性,这就是“脑一肠互动异常”。


目前研究认为,功能性腹痛可能是一种中枢性疼痛,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了中枢神经对正常胃肠道功能的生理调控,导致正常的调节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大,产生了异常感觉,从而导致腹痛,而与胃肠道本身的动力及功能紊乱无关或关系不大。

3.心理异常

功能性腹痛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不良情绪使内脏敏感性增高、脑一肠互动异常从而导致腹痛加重;而患者腹痛长期不愈,又会加重精神负担,加重紧张、焦虑。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更加复杂,迁延难愈。

总之,功能性腹痛患者“痛在腹部,病在大脑”,只有了解功能性腹痛的相关知识,才能够更好认识疾病本质,采取更好的手段加以治疗。


作者: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伯军 

文章首发自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